14點30分,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(市區分部)7號樓209診室內,不時可見病人把自己包裹得嚴嚴實實,只露出一雙眼睛。這里是艾滋病門診。
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。我們和從事艾滋病治療已有15年的感染與免疫科主任醫師劉莉聊了聊。這一年,幾乎所有的人都在起起伏伏的新冠疫情中焦慮地生活著。輾轉在新冠和艾滋病兩個戰場之間的劉莉,都經歷了些什么?
從呼吸科轉到感染科,病人需要救命的醫生
剛開始學醫,我沒想到自己會選感染科專業,更想不到未來有一天會和艾滋病人打交道。直到讀博士時,我還是一名呼吸專業的醫學生。
后來,醫院有一次公派學習機會,留學歸國后主要治療艾滋病患者。當時,報名的人很少,我有過猶豫,從呼吸科跨界到感染科,我擔心自己做不好。
夜里,我輾轉反側,想了快一夜,最后說服自己,也許剛開始的路比較坎坷,通過努力還是能做好的。
剛開始接觸艾滋病患者,我也有些擔心和害怕。不過,這種擔憂很快就消除了。因為在掌握了更多專業知識后我發現,社會對于這種疾病的恐懼遠遠大于疾病本身;另一方面,我覺得,不管是什么疾病,每一個病人都需要有看病救命的醫生。在醫生面前,每個生命都是平等的。
2005年,我轉型成了一名艾滋病醫生。
在診室里,我見過形形色色的病人,來這里的人往往是兩個極端。有的人玩世不恭,仿佛只是來看感冒發燒這類小病;有的則惶恐不安,夏天都要包裹得嚴嚴實實,深怕別人認出自己。
有些病人很抗拒治療,你說什么他都不聽。有人已經確診了,但就是不愿吃藥,打算放棄治療。每次遇到這樣的病人,我真的很著急,甚至忍不住發脾氣,可病人還是調頭就跑。
這兩年,我感受到醫生和患者間的關系有了點變化。
“醫生,這病我不懂,你讓我怎樣我就怎樣!”隨著艾滋病科普宣傳的擴大,病人雖然不懂這個病的狀況,卻愿意無條件信任醫生。能夠被他們這樣依賴,我覺得就是做醫生工作最大的幸福。
疫情最危險的時候,我聽到了熟悉的鄉音
2020年,我壓根沒想到,因為疫情,我又換了“戰場”。
已經有兩個春節沒回老家武漢過年了。出票成功后,我馬上就給家里打了電話。電話那頭,兩位老人開心地像孩子。
可是不久,武漢傳來消息,出現了不明原因肺炎。我心中隱隱不安,同時很焦急。我的家人大部分留在武漢,父母家離疫情暴發的華南海鮮市場僅有3公里。那一周,我度過了從醫以來最忐忑、無助的幾天。
“這段時間希望大家堅守在崗位上。”當醫院領導這樣告訴大家時,我立刻明白,要打“硬仗”了。可我實在放不下老家的爸媽,就和醫院提出想去援鄂醫療隊。只是當時的情勢下,上海也很需要醫務人員。所以我不能走!
2月11日,我收到通知,第二天進隔離病房。在“里頭”,每天都忙著看病歷、寫病歷,協助專家組會診,搶救危重癥病人……忙!累!忙起來,我會短暫地放下對家里的各種擔憂。可是只要一休息,整個人又會馬上被武漢的消息填滿。
“醫森(醫生),我老特兒(爸爸)克(去)哪里了?”有一天,我竟然在病區聽到了熟悉的武漢話。是老鄉!
小徐一家九口剛從國外旅游回來,結果八個人“中招”。
“老爺子病情稍重點,有醫生在,你放寬心。”之后每天查房時,我都會跟小徐聊聊他家人的治療狀況,聊起武漢這幾年的情況……漸漸地,小徐的焦慮情緒緩解了下來。
沒過多久,小徐一家順利出院。不久前小徐告訴我,他正常工作了,父母恢復得不錯。
兩次進隔離病房,他們還在門診等我
2月12日,我第一次進入隔離病房,在里面工作了兩周。3月底,我又一次進入隔離病房工作,這回長達一個月。
“劉醫生,你什么時候回門診?”
“劉姐,在隔離病房里一定要保重身體。”
看著微信群里近百條未讀信息,我心里百味雜陳,不知該哭還是笑。
我的手機里有一個病友群,里面都是我看診過的艾滋病患者。相較于“病人”這個稱呼,我更喜歡稱他們為“病友”,因為我是從心底里把他們當成朋友。
病友們知道我支援隔離病房的事后,不少人發來消息,叮囑我一定要照顧好自己。
5月,我回到門診的第一天,心里說:終于回到“家”了。而我的“朋友們”也迫不及待地趕到門診來看我。“劉醫生,你可回來了!”聽到這句話,我的心里暖暖的。
無論在什么樣的年齡,都可以再成長
還有一個月,2020年就要過去了。如果讓我自己來總結這一年,我想用“成長”兩字來概括。
這一年于我而言,就是再一次的成長。一個人無論在什么樣的年齡,都可以再成長。
這一年,我輾轉在隔離病房和普通門診間。最近上海又出現了散發的本土病例,我也做好了第三次進隔離病房的思想準備。
這一年,對大家來說是很糟糕的一年,但是一切都在好起來。
作為一名醫生,不管是在隔離病房還是門診,只要病人有需要,我就能挺身而出。這是我的價值。
我真的很愛這份工作,我希望能為之成長一生,奮斗終身。
來源:
http://epaper.routeryun.com/Article/index/aid/4104493.html
更多資訊!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高校人才網官方微信(微信號:Gaoxiaojob)。
Copyright © 2007-2020 高校人才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信息:粵ICP備13048400號-2 粵公網安備:44010602004138號
客戶咨詢電話:020-85611139 QQ:2881224205 郵箱:info@gaoxiaojob.com
高校人才網——國內訪問量、信息量領先的高層次人才需求信息平臺